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关于我们  学术活动  培训动态  学术研究  学术日志  招生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培训动态>>传承人群回访>>正文
和静县巩乃斯镇站·学员家访“牧家乐里的绣娘”—斯琴其米克
2018-08-06 18:13  

和静县巩乃斯镇站·学员家访:“牧家乐里的绣娘”—斯琴其米克                

 

 

2016年-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大学项目回访工作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自2018年7月23日起,新疆大学非遗回访B组(巴州—伊犁段),开始踏上巴州工作的美丽旅途。  

 

本期主人公:“牧家乐里的绣娘”——斯琴其米克  

地址:新疆巴州和静县巩乃斯镇浩伊特开勒德村  

 

在巩乃斯镇的伊特开勒德村内的蒙古包内,本次回访的主人公—斯琴其米克是一位蒙古族的绣娘,从2018年起就在当地利用自家的蒙古包经营牧家乐,现在家里共有5个蒙古包。当回访小组刚到达采访地点时,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蓝天白云,依山傍水,牛羊成群。斯琴其米克告诉大家,每年夏季6月20日—8月20日,她利用蒙古族“牧家乐”吸引游客,平时则在和静县的家中做些刺绣。在谈到家庭情况时,她告诉大家,她自己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在牧家乐旁的山上放牧,晚上回来。女儿和儿子在外上学,放假回“牧家乐”帮忙,一家人都十分支持她的刺绣事业。  

 

 

回访小组正在采访斯琴其米克  

 

斯琴其米克告诉大家,她的刺绣手艺是在15岁时与母亲学的,一开始仅限于传统的女工,后来自己慢慢地爱上这门工艺。她的母亲今年已经78岁了,主要是制作蒙古袍、毡子、骆驼毛线缝花纹等,她不仅会用模子刺绣,自己心里也有设计的图案。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斯琴其米克已习得了母亲大半的技艺,现在她的牧家乐里5个蒙古包的搭配、装饰都是她和母亲商量后花费一个月共同设计完成的,马和骆驼的图案遍布其中,一只小骆驼的标本更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它曾是家里双胞胎骆驼的一只,死去后,一家人舍不得它,因感情深厚而将其皮毛做成标本保留下来,供大家怀念。  

 

 

牧家乐里的小骆驼标本  

 

在访谈中,回访小组了解到斯琴其米克曾经在和静县开过两年的民族服装店,但由于经营不善已经转卖了。谈到未来对刺绣的规划时,她谈道,她想用自己的手艺做一些刺绣品,之后打开网络销售渠道,然后将微商、微店和实体合作社相结合,如此不仅能增加家庭收入,更能将手艺传承下去。经过彼此之间意见的交流,斯琴其米克告诉大家,今后,她不仅会主动地与其他绣娘如乌兰盖里、巴都木才次克等交流意见,还会与村上联系商量建设刺绣合作社的事情,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计划。作为绣娘,她有着开阔的眼光、长远的规划以及迅速的行动力,作为“牧家乐”的女主人,她果断、能干、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利用自己的手艺养活家庭,是新时代新疆的先进女性、代表绣娘,值得我们学习。  

 

 

牧家乐蒙古包里的马图案  

 

临别之际,斯琴其米克与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她说如果以后有机会,她一定会再参加新疆大学举办的培训,通过系统的专业刺绣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手艺,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同行。在她看来,闭门造车不可行,只有更多的交流互补、开拓眼界、学师傅所不能教的,才能共同发展。她想利用自己的手艺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牧区妇女,以便给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更多的人谋福利。  

 

 

 

回访小组与斯琴才次克合影留念  

   

   

注:由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非遗研培项目组供稿,版权归中心项目组所有,禁止转载。  

 

关闭窗口
学术活动  
培训动态 更多>>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 05-21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 05-12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 05-14
· ​一“线”相通 全“新”全意:新疆... 09-05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果... 09-04
· 云端赏绣·远去的牧歌 07-18

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666号新疆大学(校本部)科技楼
邮编:8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