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关于我们  学术活动  培训动态  学术研究  学术日志  招生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培训动态>>传承人群回访>>正文
博湖站:学员家访—“最佳传承人”孟克才次克
2018-07-31 17:52  

博湖站:学员家访—“最佳传承人”孟克才次克                                                                

2016年-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大学项目回访工作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自2018年7月23日起,新疆大学非遗回访B组(巴州—伊犁段),开始踏上北疆工作的美丽旅途。  

 

本期主人公:“最佳传承人”——孟克才次克  

住址:新疆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图阿热勒村  

 

回访小组来到博湖县乌兰乡乌图阿热勒村时,首先拜访了位于村委会的民族民间文化展厅,在交谈中对村中丰富的非遗项目做了简单的了解,并有幸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召集下,在孟克才次克家中展开了一场亲切的小型座谈会。孟克才次克召集到同村曾经和她一起参与过新疆大学刺绣培训的好友,六个老邻居、老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提醒补充,为回访小组生动地描绘出刺绣对她们的人生所带来的审美影响。  

 

 

采访中互相展示各自的作品  

 

回访小组的成员与各位学员并非第一次见面,重逢总是免不了一点热络的寒暄,终于落座以后,孟克才次克感叹,她前几天参与了残联组织的裁缝培训,刚回来,回访组要是早来几天,怕是要错过与她的相逢。  

孟克才次克的腿曾经在2006年受伤,正是在养病期间,她想到可以重新拾起刺绣技艺,为今后无法全力务农却要维持生计做一些准备,但当时所记得的刺绣针法与绣法,都是小时候在长辈身边无意识习得的,在了解到新疆大学的非遗刺绣培训开班招生后,她与同村的几位朋友很快报了名,经过在高校一个月的系统学习,使她在配色、图案理解、针法基础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返乡之后,利用农忙之余,她陆续又绣出许多称心之作。孟克才次克的丈夫一家唱长调很厉害,他们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经工作了,平时也都支持她作这些绣品。  

 

 

                 

孟克才次克的绣品  

 

为各种精致的绣品拍完照已接近中午,大家回到客厅,好客的主人特意重新热了茶,请小组吃些点心再继续。“到蒙古人家里面,吃点儿蒙古人的东西”,她们热情地说。闲聊中小组成员注意到摆在电视旁的“2016年度最佳传承人”奖牌,被问及缘由的孟克才次克惊呼一声后,返回卧室,不一会儿,取出一个保存细致的袋子,打开一看,厚厚一叠,全是各种荣誉证书。当展示到新疆大学颁发的非遗刺绣结业证书时,她自豪地说,她从事刺绣这么久,能拿到一张大学毕业证,这对她而言“很珍贵”。今年51岁的孟克才次克,再次提及曾经收获到的荣誉,依然会双手捧脸,像个小姑娘一样害羞地笑起来。  

 

 

 

 

奖状展示  

 

“一个人给五百块钱,(传承人称号是)村上推选的,那个时候,村里面(总共)有十八个人(被推选),其他村里面只推选了不到十五个人”。她拿起证书一个一个向小组展示、介绍,每一本证书后面都有一段故事,举手投足间尽显对村中文化传承氛围以及自己刺绣技艺的自豪。  

 

 

传承人与回访小组合影  

 

临别之际,孟克才次克遗憾地说,没能留回访小组吃顿午饭,希望大家下次再来时,还能过来看看,到时候再叫上这次没能到场的朋友们一起聊聊。新疆大学非遗刺绣培训项目带给她的不仅仅是技艺的提升,也增进了她与同村手艺人之间的友谊,为她增加务额外收入外更增加了她美好生活的信心与乐趣。想一想,自2006年到2018年,不知不觉已历十二年春秋,在乌兰乡的乌图阿热勒村,她依然会继续绣下去。  

 

 

注:由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非遗研培项目组供稿,版权归中心项目组所有,禁止转载。  

 

关闭窗口
学术活动  
培训动态 更多>>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 05-21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 05-12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 05-14
· ​一“线”相通 全“新”全意:新疆... 09-05
· 新疆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果... 09-04
· 云端赏绣·远去的牧歌 07-18

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胜利路666号新疆大学(校本部)科技楼
邮编:8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