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之美 品尝舌尖之馕
——新疆大学刺绣培训项目(2019年度第1期)学员参观南山水西沟镇闲来小镇、馕文化产业园纪实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慧芬在自己的艺术访谈中常常提到在太湖边上的玩耍时光:下湖游水、和花草对话、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因为这样的生活赋予了她对艺术丰富的感知力。的确,自然山水、生活文化是刺绣艺术熠熠生辉的活力源泉。为了让传承人群们体验现代都市生活、感受文化魅力,11月9日,新疆大学非遗研培项目组特组织学员们进行为期一天的外出参观学习,分别前往南山水西沟闲来小镇和馕文化产业园领略新疆文化风景。
学员出发前往南山水西沟闲来小镇
闲文化•慢生活
元代诗人王冕曾写到“诗思多因雨,闲情独爱山。”一处幽僻寂静的山林,一座悠闲秀美的庄镇是诗人钟情的梦中之地,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也向往着一处体悟生活、远离喧嚣的文化观光地,乌鲁木齐市南山水西沟镇闲来小镇便是这样的存在。山水环绕之间的幽美静谧让游客陶醉在新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风情中,各式各样、种类丰富的特色小吃也让人们沉浸在享受美食的幸福满足中。
闲来小镇的宽窄巷子,以成都宽窄巷子为建筑蓝本,处处洋溢着热情似火的生活气息,从川派茶技的“龙行十八式”到新疆本土的“盖碗茶”,从陕西特色面食到新疆各类粉面,从川渝茶铺的“采耳(掏耳朵)”到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演艺……各地休闲生活、美食小吃在这里实现了完美对撞,体现了宽窄巷子的“闲来宽窄情,一街中国味”的本意。学员在闲来小镇宽窄巷子开启“逛吃”模式。
学员品尝特色小吃
学员们在这里一路走走停停,品尝着各色各样的小吃,不仅体味着新疆本土的美食文化,也感受到了中华美食的多姿多彩。学员热可曼表示自己在旅游时也去过一些特色美食街,没想到乌鲁木齐还有这样以休闲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体验区,奶茶、粉汤、酸辣粉、油炸串等地方特色食物,让我们目不暇接,充分体验了闲慢生活的氛围,而且,经过一定“闲慢”放松后,学员们也更有动力,更有信心创作出更好的绣品。
体民俗•赏刺绣
学员在民族刺绣馆内的毡房前留下美好瞬间
品味了各色美食后,学员们又来到冰雪小镇中的民族刺绣馆,本期学员哈提玛•艾乃都是这家民族刺绣馆的创办人,她热情地向参观的各位学员们介绍着展厅里的工艺品,这里陈列的主要是各民族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部分藏品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展馆中以刺绣为主的装修风格、富有民族风情的毡房、可爱活泼的手绣“十三冬”小娃娃、色彩斑斓的各类工艺品都吸引着学员们的目光,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定格这些由刺绣构成的美丽画面。同时,哈提玛也向学员们介绍了此次参加“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 刺绣大赛的获奖作品,绣娘们用一针一线绣出祖国的发展历程,绣出对祖国的美好心愿。这一作品深深打动了参观学员们的心,很多学员都表示自己将来也要用自己手中的针线为祖国母亲献礼。
民族刺绣馆内的精美作品
馕文化•丝路情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这首诗中的“胡麻饼样”说的便是新疆人生活中离不开的馕。能久放、便于携带、口感好的馕是丝绸之路上骆驼客的必备干粮,金黄酥脆的馕支撑着这段难忘的光阴和漫长的征程,同时也成为新疆极具代表性的地域食品文化。沿着一股小麦粉醇香的气味,学员们来到位于水磨沟区的馕文化产业园,感受驼铃叮咚的大漠风情,体验现代文明中的美食文化。
学员在馕文化
产业园前合影
馕文化产业园是2018年乌鲁木齐市重点打造的以馕文化为基础,按照“工业+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以传承新疆美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解决劳动力就业为目标,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歌舞演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园区内主要分为馕文化展示区、生产加工区、体验演绎区、产品销售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等功能区。
在园区内,学员们参观了馕文化展示区和生产加工区。学员们通过观看模型、浏览展板等了解了馕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营养价值等知识,对新疆馕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馕文化产业园掠影
馕的形状大多数为圆形,寓意圆满团圆,但馕文化产业园的打馕师傅发挥创造力,常会做出各式各样的馕,如葡萄、锦鲤等形状。这些造型丰富,生动别致的馕给学员们带来了很多启迪。学员巴哈尔古丽说道,既然馕的造型都可以这么有创意,那我们在刺绣时,也可以在绣花绣草之余,寻找更多生活中的趣味,让刺绣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在商品区,学员们看到,这里除了有传统的芝麻、皮牙子口味的馕以外还有辣皮子味、玫瑰花味、黑加仑味、核桃杏仁味等多种口味的馕,口味种类众多,甚至还有很多新疆本地人都从未尝过的创新口味,这让学员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大开眼界。
一段馕的文化故事即将进入尾声,学员们重新认识了这个日常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美食,也全面了解了它的历史文化。学员帕提古丽说,从小到大都吃馕,今天第一次认真地学习了有关馕的文化知识,我很高兴,也深受启发,馕是新疆传统美食文化的名片,刺绣也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我一定会借鉴馕文化发展的经验,用我的双手展现刺绣的魅力。
学员们在馕文化园区内
用餐
的确,饮食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地域和气候不同,食性和食趣也随之不同,文化艺术亦然。地缘辽阔、民族众多的新疆也造就了疆绣不同于苏绣、蜀绣细腻轻柔的粗犷古朴。因此,想要不断焕发疆绣之美、疆绣之奇,不仅要加强与内地刺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要挖掘新疆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拥有新疆文化底蕴,具有新疆本土特色的刺绣精品,让疆绣之美越走越远。
一天的外出参观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这一日的休闲文化之旅能给予学员们继续前进的力量,鼓舞着学员们在刺绣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创新。
注:由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非遗研培项目组供稿,版权归中心项目组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