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丝路歌舞起
——新疆大学刺绣培训项目(2019年第1期)学员观看《千回西域》侧记
2019年10月31日下午,中心项目组组织参训学员乘车赴昌吉市新疆大剧院集中观看了大型室内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新疆大剧院于2015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是新疆文化艺术地标,因此,在到达剧院后,学员们纷纷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剧院前拍照留念。《千回西域》以丝绸之路上流布的传奇故事与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景为叙事主线,全剧共分为《大爱》《玉魂》《梦回》《生命》《燃情》《草原之恋》六个章节。用卷轴铺展式的舞台叙事方式将古丝路上那些令人神往的历史、传说、神话等用科技与艺术手段交融起来,以真实与梦幻结合的形式向观众们娓娓道来。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往今来,西域美景总如一曲多远民族文化交融的协奏曲一般悠扬于广袤天地,铺陈于文词之中,寓意于诗歌之内。不同于文字那般隐然于情感的表述,新疆大剧院历经两年编排推出了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将西域乐舞、丝路历史、新疆文化有机交融。同时,积极尝试运用各种现代科技助力实现舞台艺术的交互式呈现。传统与科技的碰撞,让《千回西域》这部民族歌舞秀表演几近完美的给每一位观众都带来了一份多维度的审美观赏体验,使感官与心灵都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大美新疆”的独特魅力。
《千回西域》以新疆各地特有的美景为片头,将古丝绸之路上的史诗、传说、音乐等融于一炉。整场演出将西域乐舞及现代新锐舞美与量身定制的36处立体实景、国际一流声、光、电、烟火、水幕等大型机械舞台装置融合,首次将室外景观搬入室内,全方位展示丝绸之路的歌舞盛况,舞台表现极富表现张力,多维地展示了新疆各方面的特色。
《千回西域》演出现场图
悠悠驼铃响剧院 全场共舞西域情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短短80分钟的表演,唯美的虚拟动画场景搭配上西域风情的民族服饰,真实还原了大美新疆的冰山雪峰、沙漠胡杨、绿色草原和楼兰文化的古寺宫殿、洞窟飞天、器乐神灯、丝绸飞毯等。奇异的多维画面,让现场观众仿佛都身临在那个火热美妙的西域,忽而站立于雄丽高壮的皑皑天山之上,忽而置身在辽旷无垠的广袤草原之中。舞台上加入了雪莲花、骆驼、葡萄藤等动植物元素,从细节处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着自然生态美学色彩的西域。另外,表演者还用到冬不拉等民族器乐以及新疆民间游戏“大秋千,展现了一幅西域人民质朴欢乐的生活美景。在这个有限的舞台空间中,《千回西域》以多官能感知的形式带领着观众领略了新疆各地的美景、美食、风物、人情。流连于艺术美、历史美和地域美的“大美”中,让观者无不流露出“乐不思蜀”的满足之态。
整场演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要属第五乐章《燃情》:火焰山背景下,一群体态婀娜、舞姿曼妙的新疆姑娘在舞台上纵情歌舞,在那瓜果瓢香的时节,各族同胞们一同喜悦地跳起了新疆传统歌舞《刀郎麦西莱甫》。演出过程中,热情的演员们突破传统舞台的拘束,邀请在席观众共同加入这场盛大的演出,许多学员看见这亲切又美妙的舞姿也都乐意参与互动。观众们纷纷鼓掌叫好,手中的手机屏幕闪烁,不停记录着精彩瞬间的镜头画面。整场演出剧目在演员燃情的演绎与互动中被推向了高潮。
《千回西域》演出现场图
丹若树下硕果结 刺绣班中谱新曲
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中国许多瑰丽的民族艺术。80分钟的艺术舞台演绎,浓缩着这横亘古今的地方文化。艺术的演绎有着无限的延展性,80分钟的精彩虽是惊鸿一瞥,但其热情又含蓄的表演方式牢牢抓住了人们对新疆艺术的向往之心,这也成为了了解新疆的一段序曲。对新疆刺绣传承人群来说,《千回西域》是一个艺术与创意结合的体验式教育过程,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置身于现代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演出结束后,学员们对于文化的审美共鸣久久不能平复。返程途中,学员们除了对各民族舞蹈与生活既有艺术的再加工咋舌称赞外,也对项目组组织此次集中外出观演活动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学员参观新疆大剧院
在这场极富感染力的观演体验中,学员们充分领略了蕴藏于自己身边的地域文化之美,强烈感受到了自己作为非遗刺绣传承人群的使命感和荣耀感。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巧手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而努力,要通过刺绣使自己走上富裕之路。千回百转,大美新疆。项目组也希望学员们能够通过这样一次富有意义的在地培训提升之旅,能够为自己身处新疆这样一个文化繁盛之地感到自豪,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员在新疆大剧院外合影
注:由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非遗研培项目组供稿,版权归中心项目组所有,禁止转载。